由大中华资管圈主办的《卉.聊天》在2017年9月下旬对上海洼盈投资首席执行官兼投资总监,曹润生先生进行了专访。以下是本次专访的具体内容。
Q1:【卉语】大家好,给大家介绍一下@曹润生,上海洼盈投资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投资总监。
曹润生一直被圈内人称为“期货界的摇滚青年”,这与他兴趣特长有关,大学里就组建过乐队。毕业时,曾在券商系的期货公司做市场,还代表期货公司在集团进行了全国巡演。
听上去很酷,但这只是媒体说给大众听的体面故事,跨界故事,并不是他的重心。或者说,他年轻时可能靠这个标签更捷径的得到过领导赏识,但他现在更坦然的告诉自己,“我搞艺术是没有前途的,因为不是那种天赋异禀的人。我要是搞摇滚,多半也是开个演艺公司。”
不难看出,他很坚持自己的生意经为重,喜欢金融这种费脑行业,或者说他定义他自己的生活法则——低调赚钱,放肆生活。
俗话说得好,“聪明绝顶”,再坐在我对面自嘲的笑啊笑, 我觉得他说的也不全对,怎么就不能职业做摇滚了?相当有做谐星的潜质啊。
「乍一看仿佛粗犷的性子,几句话一说,却是一个非常细腻的人物。」这算我不知浅薄体会出的评价了。
他话中有双子座的特质,那种「要赢」和「抛弃欲望」的心念都有。 或者说,以前想赢,不说。现在有了值得表扬的结果,却懂得适可而止。

Q2:喜欢杠杆的感觉吗?
我问他,喜欢杠杆的感觉吗?算是自己多问了。我想,他们就是喜欢这种感觉才会在此驻扎啊,不用流血的厮杀。
曹润生倒是痛快的回答,“真的不喜欢杠杆的感觉,或者说不喜欢过度杠杆,像200倍杠杆的。如果杠杆适中还可以接受,5到10倍的杠杆。”
这无疑是期货的最佳代言人了,5到10倍的杠杆说的就是喜欢期货。外汇那种杠杆,他大学时候接触过,据说有次非农数据前忘记处理单子,结果爆赚。一个晚上,5万美金到13万美金。 但他强调自己没有豪赌的勇气,还是保守性的基金风格。
期货的杠杆到底大不大,看来不在我们俩的讨论范畴里,唯有时间证明最后的账户数字才是可靠的,但他的金融知识与财富匹配度倒是先隔离了时间流逝,过得比较轻松。

Q3:什么是价值?
“教5岁的小孩开汽车 ,不如我开着车带着他往前走。”这是他针对指导客户投资,说出来的比喻。
因为曹润生一直在一线,与客户打交道太多从而得出的结论。“指导客户是很难的——都是有钱人,都认为自己是成功人士,哪个听得去别人的指导?”
所以他眼里的价值感,并不是服侍好“精英”,而是通过自己的专业帮资本赚钱。这大概是投资这个职业的缩影,数字是最好证明自身价值的依据。但生活岂非数字这么理性?他一方面和我说自己的商业气息,一方面又经常以观察者的身份去评价社会里的点点滴滴。有时评价很刻薄,比如他说混的不好的人大多和个人三观有关。太情绪化太自我的性格,不能给社会创造价值。等等等等,诸如此类。
算有点愤青吗?也谈不上。就是有点深思。对自己,对社会的深思。或许,深思就是一个人的逐步成长。

Q5:理想国
“唯有思维打开,才可能有前瞻性。”说这话的曹润生可能是活出自己喜欢的模样了,但过程一定是熬出来的。“抛开压力,我现在就算理想工作状态,因为我大部分时间不在办公室。”
我私下以为他是游山玩水当主业了,但他头头是道说出自己的一套管理逻辑。“EMBA我读了两个,我觉得老师的话有时候还是很有道理的:三流的管理人员是坐办公室的;二流的管理人员是一半时间办公室,一半时间外面;一流的管理人员,基本上都在外面。我现在更喜欢在一个自然环境之下处理工作,不让自己的思维受限。像我做投资的,中间过程会有很多问题产生,更多的是脑力劳动,就和你写作一样,待在公司是写不出来,我觉得前瞻性很重要,也是我擅长的一面。”
或许有人会说,他运气不错,实力也不错。但他知道很多东西不是自己轻易得到的,对生活对帮助过他的人充满感恩。
他强调他很正能量,这点不要怀疑,综合他自己的负能量估计也有自己一套办法。但他那种「要赢」和「抛弃欲望」的心念综合得也很有趣,轻易得到的对他反而没有成就感。
